做好绿色“大文章” 激活发展“满园春” ——河南省煤气集团绿色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年06月11日11:35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黄飞凯

1.jpg


  在黄河与秦岭的“依依惜别”处,历史悠久的“丝路古驿”与蓬勃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在义马市跨越时空、新老交融。从连霍高速义马站出站,途径310国道,不到十分钟便能到达河南省煤气集团开祥化工。

  初夏,走进开祥化工生产厂区,一片占地21亩的苗圃映入眼帘,两千余棵各类花木青翠掩映、绿意盎然。在苗圃西北角,一块刻有鲜红“感恩”二字的立石格外醒目。职工与企业间的感恩,能够让发展和衷共济;企业与环境间的感恩,能够让发展和谐共生。今年是开祥化工成立20周年,二十年的积淀耕耘,产品结构更加多元,下游市场更加开阔,企业规模更加壮大,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如一,去年更是实现了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河南省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全满贯”。在这背后,蕴含着河南省煤气集团逐“绿”而行、向“新”发力的“绿色密码”和“生态基因”。

2.jpg

  从机制固本,“夯基垒台”与“立柱架梁”同向发力

  环保工作是否有力,首先取决于管理机制是否有效,机制为纲,纲举则目张。

  近年来,河南省煤气集团从制度设计入手,全面对标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深入开展“合规性排查”工作,结合基层单位的经营业务特点,差异化、科学化制定环保管理制度,陆续出台《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突发环境事件责任追究规定》等12项内控制度,全链条、全方位压紧夯实各级环保责任,从主要负责人的“最先一公里”到基层一线的“最后一公里”,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全力构建起企业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以“制”促“治”,人,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走进控制室,开祥化工动力部技术员段双新便“习惯性”地查看辖区装置的各类环保指标,确认各项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后,起身前往装置区实地巡检,为环保设施稳定运行加上“第二道保险”。上午10时许,监测画面显示脱硫装置的二氧化硫指标有上升趋势,他熟练指挥操作人员调整液氨气动阀开度,增加氨投量,指标值随之缓慢下降、趋于平稳。班组每日巡检、部门定期核检、公司随时抽检,组成了环境保护“防护网”,网格化管理让环保机制下的每个人各司其职、环环相扣。

3.jpg

  在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下,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应运而生。开祥化工充分利用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等技术优势,今年5月份,建成投用5G环保数据综合展示平台,成为河南省首家通过5G技术实现环保数据综合管控、集成应用的企业。现在借助5G技术可实现全厂环保数据实时查看、异常情况提前报警,基本做到“数在屏上、一目了然”“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今年1月1日起,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正式施行。河南省煤气集团所在地区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范围,守护“西南大门”的环保任务尤为艰巨。

  “进入‘2+36’城市‘环保圈’后,压力肯定是变大了,我们将在严格执行政府管控措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开祥化工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李斌斌介绍,得益于长期以来卓有成效的环保治理,去年6月,公司被纳入三门峡市环保管控白名单,享受“无打扰式”执法政策;去年10月,进一步纳入河南省战略新兴产业环保管控豁免名单,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黄色、橙色预警下,企业能够自主减排、自控生产。

4.jpg

  从全程提质,“源头防范”与“过程管控”同步实施

  绿色发展,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就能完成的,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河南省煤气集团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环保摆在与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严把排放关、能耗关,切实在废水废气废渣上下绣花功夫,在煤耗水耗电耗上做精细文章,确保环保治理各项工作不打折扣、不走捷径,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增绿添金”。

  煤炭是煤化工产业链的源头,抓环保治理就要从“头”抓起。4年前的2020年2月9日,对于河南省煤气集团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满载3000余吨原料煤的集装箱专列顺利抵达厂区,开启了企业铁路集装箱运输先河。据数据统计,铁路货运单位能耗是公路货运的1/7,污染排放是公路货运的1/13,以铁路运输代替公路运输的环保意义显而易见。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爆发期,公转铁专列的成功开行有力缓解了企业保生产、稳发展的燃“煤”之急。通过“矿对厂”的直采直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运转效率,一举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实施的背景下,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加快推动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答之题。”关于如何在新形势下“落子破局”,开祥化工副总经理靳明如是说。

  近年来,开祥化工紧盯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病症”,着眼于深层次、根源性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和集中攻坚,确保开对“药方子”、拔掉“病根子”。通过热电高温加热器技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每年可节约4.3万吨燃煤、200余吨液氨;实施发电机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每年自主发电6056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循环水余压改造项目稳定投运,将水压多余动能回收转化为电能,每年可产生发电量480万KW·H等等。一系列节能降碳措施的渐次落地,极大推动了各类资源“吃干榨净”,在最新的碳排放交易周期内,同比上一周期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

  评价产品的“含绿量”,市场最具话语权。过去一年,开祥化工主要产品先后获得REACH认证和LCA评价认证,以过硬品质成功迈进国际“绿色门槛”,于国内第二家取得BDO无限量出口欧盟资质,全年累计出口产品1.3万吨,持续巩固了全国BDO出口时间最早、出口范围最广以及华中地区唯一一家PBT出口企业的品牌优势,“一带一路”沿线“朋友圈”越扩越大、“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5.jpg

  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同频共振

  对于企业而言,绿色与发展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既不能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能在环保过程中舍弃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要走“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循环发展道路。

  观全局计,为长远谋。河南省煤气集团聚焦生态保护这个“国之大者”“企之要者”,下大力气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生产力,牢牢把握科技研发与项目驱动两个抓手,全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释放新空间、塑造新优势。

  去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煤气集团调研,听取了企业正在开发的生物化工技术,对“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出指示并给予厚望。相对于传统化工技术,生物化工生产过程常温常压,属于绿色低碳、无毒低毒的绿色经济模式。“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探索与发展,我们已形成煤炭--甲醇--酵母蛋白、酶制剂--酵母蛋白下游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成果,拥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化工技术,其中甲醇蛋白、甲醇蛋白联产木聚糖酶、甲醇蛋白联产脂肪酶等3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河南省煤气集团煤生化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范延超介绍到。

  目前,该公司所研发的小分子肽产品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具有美白、抗皱等功效,符合国家《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与中原美谷、广州常青藤化妆品公司、上海芾芮生物科技公司等展开交流合作,有望加速规模化开发和市场化应用,打造企业独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6.jpg

  煤化工产业大有可为,就必须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大有作为

  去年10月,国内总产能最大的PBT生产基地项目在开祥化工一次打通全流程、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实现PBT和可降解材料PBAT、PBS的灵活切换,PBAT、PBS单套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今年起,《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已正式立法施行。乘着政策“东风”,开祥化工先后打开省内和省外可降解塑料市场,实现首季“开门红”。

  从“禁限塑令”颁布到落地,存在一个消化和转化的“鸿沟”,其中涉及到企业与大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其被动等待市场,不如主动创造市场。面对可降解塑料市场尚未全面打开的局面,我们不等不靠,变‘坐销’为‘行销’,通过‘真金白银’的销售激励,主动出击创造市场、引领市场。”河南省煤气集团总经理助理,开祥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学博表示,企业正动员每一名职工成为推动可降解塑料应用的“宣传员、引导员、推广员”,让“星星之火”逐渐成为影响和带动地方乃至全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的“燎原之势”。

  推动绿色转型,犹如春天里的苗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内化为河南省煤气集团如臂使指的“惯性行动”,渑池英张工业园区燃气专线项目、新安城北新区项目接续开工,可进一步将清洁燃气送至“千家万户”;电石渣制备硫酸钙晶须项目即将转入生产,将进一步实现危废就地转化、变废为宝;8000T/年酸性气制硫酸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正紧锣密鼓谋划推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将前瞻性布局发展环境保护战略,在全过程环保治理上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铁心铁面铁腕治污降碳,努力做好绿色‘大文章’、激活发展‘满园春’,真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以实绩实效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河南省煤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军表示。


编辑:熊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