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新城街道办事处郭丽丹:不必等候炬火

2024年09月11日10:21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庄皓月

  天空刚刚破晓,郭丽丹便匆忙起了床,和志愿者们一起为环卫工人准备早餐,等到环卫工人全部吃饱之后,她和志愿者们才匆匆吃点儿、整理卫生、再在8点前赶去上班。紧张、充实,这是郭丽丹清晨的常态。

  郭丽丹是漯河市临颖县的一名普通“打工人”,2014年8月,郭丽丹发起临颍县首家专为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搭建的爱心粥屋。自此,“城市清洁者”在这座城市有了早餐食堂。

  “这冬瓜皮咱还要吗?”清晨6点,火车站社区的爱心粥棚里郭丽丹和志愿者们正在风风火火的为环卫工人们准备早餐。一位花甲老人穿着泛白的环卫服拿着袋子有些局促的站在一旁。  “您需要吗?帮您装袋子里吧。”一位志愿者麻利的将冬瓜皮一揽,全部装在了老人的袋子里。“这冬瓜皮煮汤可以去火,是好东西!扔掉浪费了!”老人一边说一边看着手里的冬瓜皮。“对啊,冬瓜皮还可以养颜呢!”另一位志愿者笑着说,几人一言一句间,热腾腾的饭就好了。

  一菜一汤一馍一鸡蛋,这是爱心粥棚的标配。在打饭前,郭丽丹会率领志愿者和环卫工人们一起宣誓,五十六个字里是每个人的爱心与志愿,在奉献里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和谐与大同。

  公益事业不是简单的一份饭,特别是像郭丽丹这样的普通人,想要将手里的粥棚发展起来,无疑是困难的。“早期确实比较艰难,我们都是东边捐点、西边捐点,跟百家饭一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现在好多了,至少能保证好每顿饭。”郭丽丹看着如今井然有序的粥棚,眼里亮亮的。

  从做饭到打饭,一有间隙的时间,郭丽丹就拿着手机拍摄,她的手机里储存的都是每天粥棚的日常。看完照片,郭丽丹又指着墙上一些荣誉奖项说:“之前还有很多,后来太占位置就丢了,其实应该留着的。还有那些照片,我之前特别不爱照相,总觉得太形式了,现在我都要求留影,照片每一次的转载,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帮助我们。”

  为了更好地宣传,郭丽丹还利用业余的时间里参加企业、街道、县委组织的各种演讲活动,学着使用ppt,只为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粥棚、看到这份公益。

  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为了更好保障弱势群体权益,让更多人、更多企业加入到爱心公益,临颖县新城街道办组织了辖内社区、当地企业与爱心公益进行三方联建,郭丽丹作为爱心公益的代表出场。很难想象,眼前皮肤偏黑,身材娇小的女士却在十年里扛起了临颖县公益粥棚的半边天。

  “这是火车站社区给我们找的房子,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建设食堂,你看这顶棚,再也不用担心天气了!”郭丽丹兴奋的指着棚顶,几块崭新的板子遮住的,不止是风雨。

  如今,在街道的帮扶下,郭丽丹的爱心服务事业不断扩大。她开始推动志愿服务向独居老人、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倾斜,她在临颍地区寻找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每家每户实地查看,确定救助方法,为残疾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和一些救助资金,给他们生活的鼓励和精神的支持。十多年来,她带领团队志愿者共帮助残疾人、困难人员800余人次,困难大学生70人次,为环卫工等提供免费早餐达21万人次。抗震救灾、防疫期间她不仅自己带头参与一线,还组织团队志愿者捐款捐物两万多元,并为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提供4800多份餐饭。

  带领小小的粥棚走到大众的视野,这条路郭丽丹走了十余年。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绵薄如蜉蝣,却撼动沧海,奉献社会四个字如此重大,却又在郭丽丹的身上如此具象,能做事时做事,能发声时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在黑暗里熠熠,不必等候炬火。


编辑:熊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