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保持上升态势,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5.9个和5.5个百分点。
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跨海大桥、赞比亚非洲第一大铜矿卢姆瓦等项目工地上,随处可见三一重工机械设备的身影。目前,三一重工在非洲30余个国家设有常驻分支机构,拥有30多家代理商和90多个服务网点,三一自有人员本地化率超过50%。
作为对外基建项目的核心支撑,越来越多的国产工程机械设备活跃在海外市场。通过“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出海”,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各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完善,为中国制造拓宽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仅是工程机械,整个机械工业出口业务都有所增长。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361亿美元,同比增长5.1%;实现贸易顺差249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占全国贸易顺差中的比重超过60%。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机械工业外贸规模稳定增长,出口产品结构日趋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明显增长,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下线,国内首个自主研发髋膝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市,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全球最大吨位氢能源矿用卡车相继下线投入使用……今年以来,一批智能化、绿色化的重大装备实现突破。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万亿元、利润总额607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15.6%。
罗俊杰介绍,智能化产品从试点到推广应用,在远程操控与诊断、智能巡检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一批机械企业入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新能源与绿色装备供应能力增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40%。新能源工程机械加快发展,电动叉车、挖掘机、装载机、矿用自卸车等已经批量应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多种重点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但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知名品牌匮乏等问题,仍制约着机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新形势下的机械行业科技工作,徐念沙表示,要着力增强产业基础研发,提升产业“两化”水平;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着力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活力;着力完善科技发展新格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罗俊杰表示,机械工业要抢抓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技创新,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聚焦短板,瞄准产业链卡点、断点,机械工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基础能力提升、固链稳链取得了新进展。安装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7号机组的我国首套300兆瓦抽蓄机组“芯片级”自主可控励磁系统和调速器系统稳定运行,有力提升了我国抽水蓄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国内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表示,要重视产业技术基础能力提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重大装备基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和产品实现有效衔接,勇做原创技术“策源地”。
目前,机械工业的创新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机械工业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创新平台达260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30家、重点实验室121家。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记者 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