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6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将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在国新办8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北京市相关负责人就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和2023年服贸会筹备工作进展进行了介绍。
商务部表示,今年服贸会将进一步发挥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继续高规格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与世界各国共同探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新路径。
二〇二三年服贸会将于九月二日至九月六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图为近日拍摄的首钢园区。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加快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服务贸易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保持较快增长。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介绍,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规模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3.5%,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有所加快。据世贸组织预测,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促使全球贸易增速每年提升1.8到2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到2.51万亿元,同比增长7.8%,居全球第五位,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继续增长12.3%,高出服务进出口总体增速3.8个百分点。”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说,这些表明中国数字交付的服务组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陈春江说,当前,随着外部需求减弱、风险挑战增多、规则竞争凸显,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和挑战。但要看到,中国服务业基础不断夯实,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双轮驱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
服贸会提质升级看点多
服贸会自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96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万展客商参展参会,成为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服贸会将重点突出国际合作和线下活动,有望达成更多务实成果。
陈春江说,今年服贸会将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引领作用,综合展及9个专题展将重点展示芯片技术、量子测控、卫星遥感、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专精特新成果,60余家企业和机构将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首发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引领行业创新趋势,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司马红说,今年服贸会突出国际化、权威性、专业化,进一步促进展客商交流洽谈、互利合作和互惠共赢。一是突出国际化,发挥开放平台作用。二是突出权威性,提高论坛会议活动质量。三是突出专业化,力促达成高绩效成果。“截至8月20日,22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500多家,覆盖了28个服务贸易前30强的国家和地区,整体国际化率超过了20%。目前,已有近5000家企业线上参展,超过1.2万名专业观众应邀参会。”司马红说。
此外,目前共有7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以政府或者总部的名义在本届服贸会上设展办会。例如,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阿根廷等28个国家和联合国的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7家国际组织将在综合展的国别展区线下设展。
打造服贸创新发展新高地
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上海等28个省、市(区域)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3年来,28个试点地区主动作为、深入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开放路径。
3年来,各试点地区累计推动实施的试点任务措施达到2883项,形成了一系列试点成果和创新经验,有效引领带动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试点地区成为促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的试验田。28个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完善服务贸易协调机制。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各类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跨境流动进一步畅通,服务贸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试点地区成为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的先行区。试点地区在运输、教育、医疗、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开放举措,在更多领域允许境外服务提供者通过跨境交付、自然人移动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为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积累了有益经验。
试点地区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全方位创新的策源地。试点地区数字服务、版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保税+服务”等领域业态模式创新,大大激活了服务贸易发展动能。
试点地区成为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22年,28个试点地区所在的21个省份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97%以上,充分发挥了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主力军”作用。(记者 王俊岭)(2023年08月22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