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智慧岛总量已达24个 筑就科技创新高地 打造经济“新引擎”

2023年11月14日15:09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报道

  作为我省大力推动建设的标准化双创中心——智慧岛,继省政府办公厅今年1月12日公布第一批智慧岛名单后,11月8日又公布了第二批名单,全省总量已增至24个。

  在受访业界专家看来,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是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汇聚前沿科技 加速成果转化

  2021年10月21日,全省首个智慧岛——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揭牌亮相。我省以此打造全省创新载体“样本”,并提出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

  “智慧岛区别于传统产业园,是产业园的升级版,也是协同创新的典范。”中原龙子湖智慧岛运营机构总经理宋非说,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按照“政企分开、管运分离”原则,构建智慧岛管理架构;健全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创新主体、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等扶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与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活力的释放环境,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目前,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拥有河南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汇聚了各类高层次人才900多人,为智慧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活水;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基金机构,基金管理规模逾3000亿元,实际投资超过150亿元;已注册各类企业6000余家,进驻各类企业1300余家;集聚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数据双创基地等多家双创载体。

  “拎包入驻”办公区、“强化创新金融”支撑、“喝着咖啡谈合作”、“一个电话找到急需技术”,在全省每一个智慧岛都已成为常态。

  在许昌智慧岛产业园内,作为中原地区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许昌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具有100P人工智能算力(即每秒十亿亿次的计算速度)的计算平台正在工作。这里不仅可以提供安全自主可控的普惠算力服务,还可以根据企业智慧化功能需求,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开发,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整合科技资源的目的就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每年举办10场科技成果对接会,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许昌智慧岛入驻企业接近300余家,共有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平台50余家。”

  集聚要素搭建发展平台

  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平台支撑、人才引进、环境优化……这一个个词汇充分体现了周口智慧岛立体式的功能和作用。

  “智慧岛的建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基地,是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开放式平台,区域内的商务、金融等人才为科研提供精准化服务,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业态布局能帮助科研人员‘减负’,不仅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更是为我市科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周口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平顶山市将智慧岛打造成了初创企业、科创团队的集聚空间,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的集聚空间,科创人才的集聚空间,贯通政、金、科、产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产业的撮合平台,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我省前三季度,五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3%、9.9%、10.8%,智慧岛功不可没。

  高标准加快智慧岛建设

  在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李婧瑗看来,智慧岛是我省着力打造的以集聚创新人才和科创企业为核心,以整合各类创新要素为基础,以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为支撑,以孵化、转化、产业化为驱动的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空间,是对双创载体模式的全新探索。

  李婧瑗建议,我省要高标准加快智慧岛建设。一是制定智慧岛统一建设标准。各地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智慧岛建设方案,强化“三空间两平台一示范”功能定位,推动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加快形成一流的创新生态“小气候”。二是构建智慧岛全要素基金生态。以智慧岛为地理空间,集聚全要素基金生态,打造具有较强政策竞争力、生态吸引力、创新孵化力的基金业发展环境,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上市的多轮次全周期资本支持。三是推广智慧岛双创企业运营模式。对标优质双创企业能力水平,学习复制双创企业的具体做法和成功模式,缩短探索周期,提高双创服务效率。要精筛初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服务和专业化技术服务。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省要建成30个以上智慧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群集聚效应凸显、引领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发展新格局。

编辑:吴若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