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佳月 报道
既能规划旅游路线,又负责全程拍照录像,为客户打造旅游大片……今夏,充分满足顾客各种拍照需求的陪拍,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各大平台频频出现,掀起一阵热潮。
那么,陪拍风潮渐起,原因何在?约陪拍时需要注意什么?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陪拍走红 备受年轻人青睐
“陪拍需要提前两天预约,探店、看展、生日、街拍、旅拍、Vlog都可以,一小时40元……”这个暑假,大学生姚思雨做起了“陪拍师”,“想趁着暑假赚点零花钱,看身边有朋友做陪拍我也就试着加入了,现在平均一个周能接三四单。今年暑假陪拍行业十分火爆,一些厉害的‘陪拍师’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约档期。”
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陪拍”,能找到不少“陪拍师”的自我推荐贴,标明了其所用设备、拍照风格,甚至还有推荐路线。
与专业摄影不同,“陪拍师”的设备往往是手机或普通相机,服务价格为每小时20元至100元不等。“陪拍师”大多是学生,消费群体大多为年轻女性。
陪拍为什么备受年轻人欢迎?体验过陪拍的消费者曾媛妮表示:“约一个陪拍等同于有了旅伴、摄影师,甚至导游,何乐而不为。”
“陪拍的快速兴起离不开陪伴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经常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陪伴式的服务,如陪诊、陪玩、陪驾、陪购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师毋沁萍说,“快节奏的工作产生的压力、弱社交产生的孤独、陪伴类业务的便利,都是让陪伴类市场越来越广泛的原因。陪拍作为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服务形式,填补了部分人群的需求缺口,加之现在正是旅游旺季,被年轻人喜欢并接受也实属正常。”
入行门槛低 背后暗藏风险
“‘陪拍师’不爱讲话,全程气氛尴尬”“去的景点很绕,规划的路线很不合理”……随着陪拍的兴起,其背后的问题和暗藏的风险也渐渐浮现。
“‘陪拍师’规定必须两个小时起约,拍摄期间没有动作指导,也不会打光找光,这次约拍很不满意。”8月17日,消费者赵文文向记者吐槽道,“现在陪拍很火,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没有维权的渠道,希望陪拍这一行业更加规范。”
此外,不少消费者表示,安全性是其选择陪拍时考虑的重要问题。
记者在采访多位消费者与“陪拍师”后了解到,双方大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沟通,并没有相关身份证明、纸质协议等,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逃单、不支付后续尾款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陪拍作为一种新生业态,其本身就不够稳定,入行门槛低,且从业者与消费者交易过程全靠相互信任与自觉。”北京天平(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任宇表示,“今后,双方对于金钱明细可以以文字形式描述清楚,或者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定金。在服务方面,双方需要加强沟通、明确细节。”
加强监管 让陪拍服务更规范
作为小众行业,陪拍该如何发展,避免“昙花一现”?
任宇表示,要想让新兴行业良性发展,就不能使其沦为法外之地,应正视陪拍服务存在的风险,包括欺诈客户、违约、性骚扰、人身安全威胁等,这些都亟须纳入监管,通过出台指导性文件或者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陪拍有法可依,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也保护好陪拍者的权益,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纠纷与风险。
同时,对社交平台而言,应加强对买卖双方身份、职业等信息的审核,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备案,要求双方对各自履约诚信等作出承诺并进行监督。同时,可以提供双方评价、拍摄水平评估等服务。
毋沁萍表示,从陪拍爆火的现象可以看出,如今陪伴类业务越来越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可以预见,今后陪伴类行业将成为社会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法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交平台等可考虑设计相关合同示范文本,通过透明的市场规则来保障客户的权益和选择权。陪拍行业不想“昙花一现”,就要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科学规范,察诸乱象而治理,并积极探索,寻找新亮点,照顾好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需求与利益,这样行业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