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通”民心 “道”民意

2024年01月27日17:03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李媛媛 报道

1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前,来自不同界别的部分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省政协委员米立伟:实验室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用项目、事业待遇感情留人

河南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在加快我省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省实验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作为尧山实验室的负责人,省政协委员米立伟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实验室效能提出了建议。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项目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米立伟表示。

二是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米立伟说,实验室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科研定位,坚持“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做什么——这是求生存;市场上有什么,我们做好什么——这是求发展;市场上没有什么,我们创造什么——这是求卓越”。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尧山实验室效能,继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米立伟表示。

省政协委员冯俊杰:科技发力 为灌溉装上智慧大脑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现代化的质量。

“农业强省建设离不开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用水任务重、节水潜力大,这就需要高端的灌溉技术产品。”省政协委员冯俊杰主要从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让他对建设农业强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体会。

结合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前景,冯俊杰在新乡成立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智慧为主题的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

冯俊杰表示,下一步希望把有着巨大科技威力、节水优势突出的智慧灌溉设备在全省范围大力应用和推广。为灌溉装上智慧大脑,让农业“省水”,让农活“省力”。

“智慧灌溉利用卫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能够自动‘看天、看地、看庄稼’,准确判断出哪块地缺水、哪块地少肥,智能计算出各块地要灌多少水、施多少肥,然后发出指令,即可实现成千上万亩农田的灌溉施肥。”冯俊杰说。

今年河南两会期间,冯俊杰准备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技术培训的建议》,他表示,通过总结成功经验,把智慧灌溉的各种先进技术真正用起来、效能发挥出来,让智慧灌溉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有效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省政协委员张祥宇:解决好三个问题接住文旅发展泼天富贵

最近文旅很火,从哈尔滨热到河南文旅网上出圈,大家对文旅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在从事旅游工作20年来的委员张祥宇看来,哈尔滨的“火”是必然的,但河南的“火”,也不是偶然的。

河南是旅游大省,“老祖宗、老前辈和老天爷”留下了丰富的文旅资源,仅4A级以上景区就有200多家。张祥宇认为,接好这“泼天的富贵”河南是有实力的,同时也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首先,要对“有形式、缺内容”的现象,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跨界融合,培育好新业态。其次,对“有流量、缺转化”的现象,要让河南的优势资源活化起来。最后是对“有名声、缺支撑”的现象,要梳理出我们河南具有唯一性和差异性的资源,规划设计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

“总之,旅游需要‘有烟火气、有人情味’,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张祥宇说,做好了这些,河南就是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省政协委员赵晓阳: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等重要论断。

如何做好社会调解工作,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河南省政协委员赵晓阳的履职实践是“一个平台”“三个商量”和“二个目标”的“132工作法”。

“一个平台”就是要建好用好委员会客厅和特色工作室,把委员调解与司法调解有序衔接;“三个商量”就是“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会商量”;“二个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以及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半年来我们对接调解60余起案件,有的和解撤诉,有的调解后由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有效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赵晓阳称,他们基本实现了这两个目标。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赵晓阳对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要用心、用情关切群众需求,积极、能动履职奉献,才能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省政协委员郭马珑:中医药要想发展好,就要从娃娃抓起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医发展不断掀起热潮。省政协委员郭马珑不仅是一名中医临床医生,也是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

“作为一名工作了20多年的中医传承人,在看到八段锦、艾灸等老一辈热衷的中医养生正在悄悄地走入年轻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的新时尚时,打心眼里高兴。”郭马珑表示。

如何让“中医热”持久下去,并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中医传承?郭马珑认为首先要让大家认识真正的中医。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郭马珑曾提交了“关于规范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医学科普”的提案。“近几年来,我们中医队伍也走入社区、偏远山区进行义诊及科普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中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中医、用中医。”郭马珑说。

其次,中医药要想发展好,就要从娃娃抓起。第三,中医要与时俱进,中医要想吸引更多的粉丝,就必须发展。

此外,“中医要想发展,需要兼容并蓄,需要多融合,需要多交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大数据。”郭马珑认为,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中医,不断提高中医药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这也是中医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省政协委员王泽民:实干砥砺初心,创新回应需求

河南是一个教育人口大省,“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的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

作为一名已在教育行业深耕20年的教育工作者,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说,他亲历了职业教育从“不被社会认可”到现在的“香饽饽”,见证了无数学子从“无学可上”到掌握多项技能的“高级技工”,从“能工巧匠”到“大国工匠”的蝶变,一路走来,他都在思考,如何办好职业教育,他认为,就是要实干砥砺初心,创新回应需求。

王泽民说,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一定要针对问题来发展。他带领管理团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上尝试实行1.5+1.5的教学模式,即在校学习1年半,在企业学习理论、实训、实操专业课半年,由企业工程师结合岗位特点进行施教,第三年进入实习。

同时,他们学校还率先实施了“双百工程”,即合作“100家教学医院,100家医药企业”,确保学生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架桥铺路,各专业学生供不应求。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现况,王泽民建议,支持高职院校申办职业本科教育。

省政协委员张辉:在“万物皆可测”的高端装备研发上求突破

生物医药产业链是我省重点培育的28条产业链之一,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哪些关键技术,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省政协委员张辉带来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从“千人一药”向“千人千药”转变,一个是“万物皆可测”。

张辉说,“千人一药”到“千人千药”,就是围绕自主创新,在“经验性用药”向“精准性用药”转变上开新路;“万物皆可测”,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关键技术,在“万物皆可测”的高端装备研发上求突破。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实现了‘精准性用药’,基因测序不仅可以在秋冬季感染高峰时及时检测传染源,避免滥用抗生素,还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张辉介绍,比如认识农作物多样性、测一测你的肤质基因看看适合什么护肤品、吃什么不长胖、运动到底能不能减肥等。

张辉和她的团队联合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固态纳米孔测序仪,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完成了国产替代,而且成本可低至进口设备的1/3乃至1/5,极大地减轻了政府和群众的负担。

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关于豫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拿出最大的诚意和更大的魄力,尊重、信任人才,建立科研容错机制,吸引更多的豫籍人才回归,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聚力推动自主研发,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张辉说。

省政协委员王胜昔:设立冷门绝学研究院传承民间艺术

如何让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叫响全球?委员王胜昔回答道:“我认为要做好八个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从二里头到殷墟,从出土千年骨笛的贾湖遗址到仰韶文化,再到河南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大美河南,频频出圈。

作为新闻出版界别的委员,同时也是河南“兴文化”工程的特聘专家,如何挖掘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河南近几年的做法是,在“行走河南”中找到“小支点”,努力撬动“读懂中国”的“大传播”。

王胜昔认为,首先要抓住河南省重点的文化遗存,探秘它的“前世今生”,讲给世人听;其次是挖掘流传千年的冷门绝学和传统艺术。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政协委员,王胜昔建议,河南专门设立一个冷门绝学研究院,收集整理、抢救挖掘深藏在民间的冷门绝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不失传,真正实现“冷门绝学不再冷,民间艺术有传承”。

省政协委员李敬欣:建设全省统一的、开源的、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广泛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协委员、河南大河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敬欣结合自己的实践,分享了数字技术在产业转型特别是在工业制造转型发展中的作用。

我省是一个工业大省,传统产业比重很多。与江浙等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工业制造数字化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大量的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建不起网、养不起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李敬欣认为,我省亟须建设统一的、开源的、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制造特别是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赋能。

“2018年以来,我先后参与和牵头了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发了价值网平台和CAE云平台。”李敬欣颇为自豪地说,价值网平台实现了企业内网与市场外网的融合,较好地为企业解决了销售、售后、仓储、物流、维保和再制造难题;CAE云平台解决了国外对我国工业仿真设计“卡脖子”问题。

李敬欣表示,在本次会议上他将呼吁,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建设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培育我省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形态,为出彩河南做贡献。

省政协委员王新奇:共建高端科研平台,为两岸开发更多的新兴产业

郑州升达校史馆有很多物件,其中就有省政协委员、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新奇一家三代传承办学的一些珍贵资料。

“首先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三代办学的故事。我的外公王广亚博士是豫籍台湾教育家,他先后创办了台北育达中学、台湾育达科技大学等学校,培养学子近百万人。”王新奇分享,其外公在73岁的时候毅然回到家乡河南,在新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由台胞捐资兴建的本科高校——郑州升达学院;83岁时又创办了郑州商学院。目前,这两所高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建设者。

在委员通道上,王新奇说:“两岸文化交流,是增强两岸人民情感和认同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升达每年都安排100多名师生赴台研修、学习,成为豫台交流基地;我们承办的中原文化宝岛行等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为台湾青年了解河南、体验中原文化创造了条件。”

经过多年实践,王新奇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王新奇希望,“通过河南省政协提供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两岸学分互通、学历互认、学生互换等工作。同时选聘更多的台湾知名学者到河南高校工作,共建高端科研平台,为两岸开发更多的新兴产业

编辑:吴若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