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霸凌式教育”扭曲了孩子

2024年06月21日17:00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6月17日,此前被媒体曝光的“教育专家”赵菊英账号“家访中国”被封。消息一出,“全体鼓掌”。

  这个结果不算意外。上个月初,其家访视频已引发巨大争议:让女孩将自己的玩具漫画书都扔进垃圾箱,要求男孩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手办,还在对方的房间里安装监控、声称会随时检查……其简单粗暴蛮横,即便是一个成年人也会感到生理不适,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孩子们。

  不可理喻的是,一些家长不仅袖手旁观,还奉为圭臬。不禁要问:这都2024了,如此让人窒息的“霸凌式教育”,为何仍被追捧?

  只要“唯分数论”尚有市场,就难免有人“病急乱投医”。当成功的定义被窄化为“考上好学校”,“一切为学习让路”就变得天经地义。赵菊英正是深谙此道,她对外宣称培养过天才孩子,有“33年资深家庭教育”经验,“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超过1000场”。精心经营和包装人设,叠加教育焦虑,于是“愿者上钩”,着了“流量生意”的道。

  讽刺的是,拥有不少“信徒”的赵菊英,只是一个“野生专家”。别看名头吹得震天响,却没几个能经得起实锤。比如,她自称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学校双讲师,但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官网上目前查无此人;她在书作自述中多次称“不会英语”,却考取了多门英语国家的证书。倒是有教育局工作人员证实,赵菊英是一个退休老师。自身不正,何以育人?后知后觉的家长们,不知会作何感想。

  所有反常识的教育,都是“毁”人不倦。正如有专家指出,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强迫。不可否认,某些时候,适当的惩戒的确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边界、讲究方法、正视个体差异。最起码的一点,是尊重对方的人格;不能光顾着批评,也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总之,多一些平等沟通的耐心,少一些居高临下的说教。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说:“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观一旦走偏,哪怕倒了一个“赵菊英”,也难保“李菊英”“张菊英”不会“前赴后继”;就像“霸凌式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诸如“精英式教育”“拔苗助长式教育”,同样可能以相似的面孔,成为下一条新闻里的主角。

  赵菊英从“网红”走向“凉凉”,也暴露了家庭教育市场的鱼龙混杂。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监管、及时跟进、夯实平台责任的同时,也不妨坚持公益属性,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纾解大家的焦虑。(钟 颐)

编辑:薛艳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