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别掉入快递单广告陷阱

2024年07月02日17:49

  ■本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有媒体调查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小广告发现,“扫码领水杯”“扫码领红包”等令人心动的“福利”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套路。被诱导点进层层跳转的页面后,消费者轻则被捆绑下载各类软件,重则被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诈骗。

  快递单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因其覆盖面广、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广告投放商的青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快递单广告的套路和陷阱。原本“锦上添花”的好事,成了一件糟心事儿。

  快递单广告这种模式,既让广告投放商通过超高“性价比”从中获利,也让快递公司以此开辟渠道,增加营业收入。按理说,这种“双赢”背景之下,双方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事与愿违的是,小小快递单上的广告二维码,竟然演变成糊弄消费者的“迷魂阵”。此种乱象,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搅乱广告市场秩序,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在笔者看来,快递单广告引发的诸多乱象,根本原因在于监管的滞后,导致广告投放商和快递公司轻松逃过监管,私下“一拍即合”。而消费者一旦上当受骗,往往投诉无门。这无疑是一个尴尬的现实——随着我国广告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传统媒体广告和平台广告监管都逐步走上正轨。但“一拍即合”式的快递单广告模式显然更具有隐蔽性,极易私下操作。最终导致快递单广告乱象犹如脱缰野马,难以遏制。

  快递公司和广告投放商为了牟取利益而罔顾法律法规,我们决不能任由快递单广告“大水漫灌”,野蛮生长。虽然《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但快递单广告乱象究竟该如何强化监管,怎样厘清各方主体责任,建立有效“防火墙”,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考量,积极完善监管机制,并早日展现担当和作为,为快递单广告拴上法治“缰绳”。


编辑:薛艳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