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报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升创新能级,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仔细观察河南经济,会发现众多河南“智造”和产业链条,在科技创新加持下,都指向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更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的第一个内容是提升创新能级,说明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特别是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这样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省人大代表、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李喜歌说。
李喜歌坦言,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创新能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创新文化、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产学研合作等。这种对创新的重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省人大代表、河南省中钢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红超认为,通过强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提升整体经济素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姚红超建议,应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制定全面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竞争力的大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创新能级,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面向未来,创新在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研创新带来的优势,也往往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国有耐材企业工作了近40年头,个人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薄钧表示,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企业应坚持以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产品、渠道、供应链、产业集群构建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省人大代表、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鲁胜芳表示,不但要稳固基本盘,将主业做优做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还要在渠道布局上,积极拥抱变化,贴合消费者消费习惯,实现线上和线下“双轮驱动”,不断拓展消费者触达半径。
科技创新是深入民营企业“骨髓”的内核。省人大代表、河南乐山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全岭坚信科技创新让民企更有活力。
“我们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电线电缆专业制造型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我们的营业收入为6.73亿元,同比增长了39%,这也是我们坚持以创新科技为依托,做精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好印证。”李全岭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
“创新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省作为经济大省,从原来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型至高质量发展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张占仓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两城一谷”科创大格局加速形成,高端科研人才加速汇聚,这些都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储存了很多科技资源,也为很多技术突破做了准备,但科研成果要想转化,要有对科创本身的支持,还要有大量的金融政策支持。
张占仓表示,要开辟产业新领域,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还要发挥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技术基础优势,适应全国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按照省委部署与市场新需求,聚焦元宇宙、量子信息等初步具备技术研发基础的重点领域,研发生产新产品,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抢占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先机,创新创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超前谋划与加快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