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 挖掘讲好河南黄河故事

2023年12月20日14:5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报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日,我省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统筹黄河文化、经济、生态等资源开发利用,增进沿线民生福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是记者12月19日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的。

  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受访人士表示,要统筹推进,注重文旅融合,探索河南文旅发展模式,塑造河南文旅品牌,树立河南文旅形象。

  以“文明的冲积扇”为核心理念

  对于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意义,《规划》指出,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有利于传播中华文明,构建提升国家形象,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繁荣中原文化,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将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规划》以“文明的冲积扇”为核心理念,以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等为极核,以黄河干支流及故道、山川形胜等为骨架,以代表中华文明、象征中华民族的重大黄河文明标识为着力点,着力构建“一核三极引领、一廊九带联动、十大标识支撑”的总体布局。

  一核指的是郑州、开封、洛阳,三极为豫晋陕黄河文化联动发展增长极、豫冀鲁黄河文化联动发展增长极、豫皖苏黄河文化联动发展增长极;“一廊九带”则是以黄河干流为主廊道,伊洛河、贾鲁河、古济水—沁河、洹河、漳河、黄河北流故道、黄河南流故道、沿豫北太行山、沿豫西秦岭余脉为支脉。

  《规划》重点围绕黄河文化主题,串联历史都邑、文物古迹、山水形胜、非遗等黄河重要文化与生态资源,通过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系统谋划,以文化景观塑造协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

  至于“十大标识”,《规划》涵盖了“人类发源”“文明历程”“生产生活”“水利遗产”“水陆交通”“艺术荟萃”“民族融合”“人文景观”“非遗传承”“革命传统”10大项,以多层次呈现黄河文化的丰厚内涵和时代价值。

  五大重点任务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省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黄河沿线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全部实现清单管理和挂牌保护,资源本体及周边环境得到整体系统性保护。黄河文化的理论研究体系、重大标识体系、分级分类展示体系等基本形成。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的重大交通设施、环境配套设施、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等不断完善。

  展望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河文明展示带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黄河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时代价值全面凸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国际典范,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载体,成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道德观念、各民族同根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规划》还提出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五大重点任务实施。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认定,加强黄河沿线文物本体保护,建设沿黄大遗址保护展示走廊,构建黄河文化博物馆体系,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展示,完善历史聚落保护利用体系,健全黄河遗产监测预警体系。

  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实施重大考古研究发掘项目,开展黄河文化系统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创作黄河主题文艺作品,挖掘讲好河南黄河故事。

  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构建快速畅通交通网络,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打造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建设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一批黄河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云游黄河”线上体验空间,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

  树品牌  助力全域发展

  《规划》分类建设重点功能区,即划定管控保护区、打造主题展示区、建设文旅融合区、优化传统利用区。

  “文旅融合区在建设方面,将根据沿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文旅市场发展前景等实际条件,与自然保护地规划衔接协调,加强对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环境的保护。”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对于如何高质量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张祝平建议,黄河河南段在沿黄九省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一是,强化统筹推进,逐步健全运维和研究体系。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要从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维度来全面、准确把握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强化统筹推进、健全运维体系、健全研究体系。

  二是梳理文化资源,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的文化体系。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涵盖的面要广、线要长,点要多,全面覆盖流域内的文化资源。梳理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强化传承利用。

  三是注重文旅融合,增强影响力。要不断增强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世界大河文明展示新平台,成为展示河南的新“名片”,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连点成线;注重区域协作,实施差异化发展;实施“文旅+”战略,助力全域发展。

  “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加快培育一批极具竞争力的文旅旗舰企业,开发具有河南特色的沿黄旅游等沿黄项目和文旅产品。推出黄河文化主题的旅游演艺,开展黄河文化研学之旅等形式,全面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布局。发展多样化的文旅体验方式,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提质升级。”张祝平说。

  “接下来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专精特新’工程、相关保护专项资金等,扶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级大遗址保护走廊;创新黄河主题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培养一批黄河文艺创作领军人才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带头人。”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吴若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