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温献伟
近日,安徽合肥某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奶茶店招聘截图。招聘截图显示,该奶茶店招聘熬煮岗位女士,薪资3000~4000元/月,年龄40~55岁,岗位职责主要是现制芋泥麻薯,清洗水果,会做饭者优先录用。在图片下方还写了一行字,可兼职,上班时间九点至下午三点。
读罢新闻,内心再次充满暖意。在大力构建友好型就业环境的今天,此则新闻并非首例。这些年来,不少企业针对发展状况和特定人群就业需求,勇于突破传统就业观念,为特定人群“量体裁衣”提供就业岗位。譬如,一些企业招聘“专职宝妈”,开设“宝妈岗位”,让她们实现“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解决了带娃难题。
“35岁+”已经成为许多渴望就业者不可逾越的“门槛”,尤其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这些新闻,为何总能给人满满的好感度?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思路和眼光,更彰显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对于企业而言,将招聘对象锁定在特定人群,既有基于企业发展的现实考量,也有“推己及人”的情怀关照。据报道,该奶茶店老板的妻子就是一名中年家庭主妇,因为理解此年龄段女性就业的不易,所以“广而告之”。而对于上岗者来说,作为回报,亦必将倍加珍视工作岗位,踏实认真、努力奉献,尽己所能地为企业创造财富价值。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构建友好型就业环境,需要企业、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一体联动,协同发力。政府部门要持续健全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用制度破解各类就业歧视,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企业要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珍视各类人才,广开就业渠道,让不同人群都能发光发热;全社会要充分发挥力量,积极参与监督和社会治理,为人民群众就业添砖加瓦、保驾护航,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擦亮幸福底色。